坐落於大坑溪畔,與台北市僅一水之隔,隸屬新北市汐止區,這裡,是我的故鄉。
直走上山。 |
呼~終於到了!回頭看看上來的路,要是每天這樣爬還真有點累(可以運動就是了),因此大部分人還是選擇坐社區車上來。那也是我每天放學後必經的一段通勤之路。就是這麼麻煩:捷運→公車→社區車。 |
〔地勢〕
台北市是個盆地,邊緣有大大小小的丘陵(我們還是習慣稱「山」)。我們社區只蓋在一個較矮的丘上,已經足以清楚地俯瞰方圓5~10公里的建物。
汐止在台北人眼裡,簡直就是鄉下地方。圖中產業結構:(汐止)農→工→商(南港)。 環境相對而言是安靜的,在我的記憶中,附近多是純樸的市集、安靜的小公園,少有嘈雜的人群。 |
地勢高、位置好。閒暇時常站在頂樓看夕陽;跨年時也能看到清楚的煙火。 |
〔風景〕
最吸引人住在裡面的因素,大概是那個位於社區中央的小湖。每天早晨起床就能看見湖上的風光,配上遠方的青山綠樹。短期而言感覺不出有什麼好處,住久了,才知道那可是調節心境最好的幫手。
湖畔有步道供人行走,小時候怕危險,只走過一兩次。 |
社區的六棟住宅,環湖而建。 我們家正好面湖,以前假日有空,可以坐在陽台上,邊吃早點,邊欣賞繞著湖飛舞的白鷺鷥。 |
湖邊養著幾隻白鵝,給我們增添不少觀賞的樂趣。 |
〔設施〕
除了離便利商店很遠是個缺點外,本社區休息設施不少,生活機能還算完備。
社區的公用游泳池,也是我學會游泳的地方。以前,我還有運動習慣的時候,夏天假日閒著,就和爸爸來這裡練習。從學會換氣到會打水前進、從小池走進大池,都在這裡完成。 |
運動過後,在旁邊溜滑梯、拉單槓,這些東西都不知幾年沒碰了。 |
兒時的夢想,小小的希望,盤旋而上。 |
各棟住宅門前的步道。更小的時候,爺爺、奶奶帶著我長大,就常在這邊散步。後來成了運動過後,休息、調節呼吸的好地方。 |
累了就坐在椅子上休息,不時會想起以前跟爺爺、奶奶聊天的時光。 |
有游泳池,籃球場當然也不會少,只是因為個人不太喜歡打籃球,這方面的記憶不多。倒是旁邊的網球場,在我初學羽球的時候,會趁著那邊沒人,和爸爸、媽媽在那裡練習。 |
〔過年〕
往年春節時期,總會挑個一天,到社區旁的空地放鞭炮,邀請住同個社區的親戚朋友一起來玩。
近年來因為環境議題,加上多年下來樂趣已經消失,不再放鞭炮了,頂多點幾支仙女棒而已。 |
〔跨年〕
仗著位置好,不必跑到象山人擠人,自家樓上,拿起相機、望遠鏡,煙火就看得一清二楚了。
爬上頂樓。 |
焦距:130mm(等效加乘1.5)。 |
住這裡的人都知道,比之城市中的居民,我們享有了數倍大的星空,原因很簡單,光害甚小。從以前就熱愛觀星、攝影的我,不得不對自家屋頂上就有這般好的環境感到幸福。
2013年八月中旬,某一天的午夜,我一個人在頂樓站了兩個小時,拍攝英仙座流星雨。就在我感到心灰意懶時,這張照片就出現了,起初我甚至懷疑那是不是飛機飛過,比對了一張拍到飛機的,才比較相信它是流星。這可是我人生中第一張有流星的相片啊! |
〔現在〕
清幽的環境,給了我良好的學習空間。縱使我被迫在書堆中成長,仍然看到了許多別人看不到的,能夠享受都市中沒有的寧靜。不如陶淵明「心遠地自偏」的骨氣,我還是必須住在這裡,而我也熱愛住在這裡。我愛我的社區、我的家。
平時顧著讀書、練琴,還真難得發現,書房裡竟有這般好的光影。 |
〔結語〕
身為一個攝影人,如果對自己社區沒有觀察,那手上的單眼也白拿了。這個作業讓我有機會在社區中,一個看了十五年(兩歲搬來)都快看爛了的地方,尋找一些從沒注意過的、新奇的事物,對我而言,是一種成長。
湖的另一邊有個樓梯,以前從來沒走到這裡過。 |
斑駁的圍籬。這個社區,是有些年紀了。 |
每年羊蹄甲在三月盛開。現在僅這幾朵,到時會沿著行道綻放,是社區一年中色彩最繽紛的時刻。 |
《我從未想過用這樣的角度看它》 |
以上照片,來自一個住在裡面十五年的人的詮釋。
- by C.C. Tomsun
更多照片:
社區-http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114004996@N05/sets/72157639619806765/
生活-http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114004996@N05/sets/72157639623390823/